泉山新媒体

体制内,县委书记一般只是正县级干部,但为什么要实行省管?

2023-03-10 23:05:00

抖音充值马来西亚

在我国的体制内,县委书记一般都属于正县级干部,除非有的县委书记由上级的领导兼任,比如有的是由市级党委常委,有的是由人大政协的副职兼任。但这种现象属于比较特例的现象,一般情况不多。但就是这样一个正县级干部,在干部的管理体制上却属于省管干部,而不属于市管干部。也就是说,县委书记的培养、选拔、任用,不是由市级研究确定,而是由省委说了算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大家都知道,省委管理的干部一般是管理到厅级,也就是至少副厅级以上的干部才属于省管干部。为什么要把它延伸到县委书记呢?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!

县委书记实行省管而不是市管,根本原因应该还是在于县委书记这个岗位太重要。俗话说:郡县治天下安。历来县级这样一个层级在我国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层级,是基层治理最重要的堡垒,一直被大家所重视。县级虽然级别不高,但可以说也算是一方诸侯。县委书记在一个县里面就相当于是土皇帝,几乎在县里说一不二。不管是经济发展,还是项目建设、招商引资、人事任免,县委书记拥有最后的决定权,权力之大,可见一斑。

之前,曾经有一个落马的高官说过:当官到了正县级,基本上也就失去监管了。而县委书记这个正县级,还是所有正县级干部中的佼佼者。属于是一个地方,所有权力集于一身的人,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至关重要,完全可以说一个地方可能因一个县委书记而兴,也可以因一个县委书记而败,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。因此,鉴于县委书记岗位的极端重要性,县委书记太重要,所以对于县委书记的选拔非常的慎重,为了保障更公正公平,由省级组织部门考察并交由省委确定无疑会更好。

另外一个方面,现在的县委书记基本上都属于天然厅级后备干部。毕竟进入省管干部之后,实际上已经进入了省委组织部的视野,相关的考察考核往往都是由省级组织部门来负责。在近年的现实中,对于县委书记也越来越重视,连中央组织部门都专门有组织县委书记培训班,单独对县委书记进行培训,提升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。从提拔晋升情况来看,县委书记一般只要个人不犯错,没有存在廉洁自律等方面问题,基本上都会得到提拔,只是提拔的位置好坏而已。比如提拔到党委政府任副职的相对前途更好一些,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。而假如提拔到人大政协的副职,可能一般都是年龄比较大的,继续晋升的空间已经不算大了。大家也可以看一看,各个地方地市级的主观,多数都是由县委书记晋升上去的。

因此,从这些方面来讲,把县委书记作为省管干部来进行管理,实际上是把监督和培养都提前,也是干部成长的一个很好的方式,大家觉得呢?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泉山新媒体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