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3-02 09:48:02
俄乌冲突持续,外溢风险不断蔓延,对周边的局势造成了冲击。近日传出三大消息,凸显了欧洲局势的复杂性。随着欧洲越来越深入地参与俄乌冲突,各国均为此付出了代价,德国总理朔尔茨也收到恶讯。美国《商业内幕》网站近日报道称,对乌军事支持,加剧了德国弹药短缺。德国国防和军事领域专家称,在发生战争的情况下,德国的弹药库存最多只能维持两天时间。
尽管德国自身的库存不足,但没有因此停止对乌援助。克里米亚大桥事件发生后,俄军连续多日密集发射导弹,对乌克兰全境进行大规模轰炸。经过俄军一系列打击,乌克兰缺乏防空系统的弱点暴露。仅10月10日和11日的空袭,乌克兰约30%的能源基础设施被炸毁。面对俄乌巨大的军事差距,乌总统泽连斯基迅速向西方发出求救信号。随后美国总统拜登许诺,将对乌输送“先进防空系统”。
近日在欧盟非正式峰会上,欧洲领导人也商定,向乌克兰提供更多资金。《纽约时报》指出,乌克兰局势变化后,美国“加快了武器审批速度,将为期一周的程序缩短到了几小时”。与此同时,德国政府也加快了速度,决定向乌交付一套“Iris-TSLM”防空系统,已开始上路运输,2023年再交付三套。德国紧随美国,不遗余力地支持乌克兰,自身的能源问题却无人过问。为了应对能源危机,近日朔尔茨一直在欧洲各国访问。德国媒体指出,朔尔茨在一些地方,可能会感觉到只有德国人才能体会的孤独感。
德国是欧盟受能源危机影响最大的国家,随着天气转冷,解决能源问题变得愈发迫切。德国政府近日提出了2000亿欧元的能源补贴计划,此举让德国天然气用户和供应商松了一口气,但在欧盟内部引起强烈反对,法国、意大利等国纷纷发难。朔尔茨政府进退两难之际,普京替德国指出活路。普京14日表示,德国将对北约的义务置于国家利益之上“是一个错误”,德国的企业、经济和公民正为此付出代价。普京建议德国政府,“应该自己决定什么更重要”。